營業將近三百多年的歷史名店,
就佇立在北野天滿宮正對面。
路過時不免會留意旁邊的京豆腐料理店。
每逢中午總是排隊人龍,在往右側走一些,
就會看到澤屋了。
澤屋營業到傍晚五點左右,
我也是在門前左顧右盼後,才大方拉開木門走進去!
一進去就聽到不絕於耳的おいでやす!
(京都弁;歡迎光臨之意)
每天只固定販售名為粟餅的菓子,
這種專業的傳承,實在讓人敬佩。
回想家鄉最傳統的糕餅類,
不外乎就是太陽餅和鳳梨酥,
不同師傅出產不同口感,
每個都強調自己是正宗,
但我不嗜甜,只能說多種風味各取所需吧。
(啊突然好想來一顆日出的土鳳梨酥!)
日本文化很重視個人隱私,
即使有看過其他blogger說可以拍照,
我依然會禮貌性的問說:
写真を撮りますか? (同時帶著燦爛的笑容)
通常會得到正面的どうぞ!はい!等回應。
其實這是第二次來訪的紀錄,
當時進門只有我一個人,
所以點好例行的紅梅組合。
甫轉身就看到師傅們在櫃檯俐落地將餡料,
溫柔又熟練地在手掌心揉捏。
據說最主要的餡料,
只有資歷最深的師傅可以碰。
好喜歡京都這種隨處可見的木桌,
光澤的紋理默默透露著一種歷久彌新的況味。
不免俗地要拍一下價目表。
只有紅梅/白梅組合可以內用喔!
(再度強調)
不過因為賞味效期很短,
不建議當作回國伴手禮喔。
濕濕冷冷的下雨天,
可以捧著一杯研磨的綠茶,
享受傳統京菓子,暖かいですね~
長條狀的麻糬,
沾裹著細緻的花生糖粉,
我可以確定這跟台灣春捲加的那種,
是十萬八千里之遙啊~
用簡單的竹箋就能把麻糬分開,
糖粒在咀嚼時會發出一點點清脆聲,
與舌尖接觸時甜味才會綻開,
還夾帶著花生的清香。
兩個丸狀的就是粟餅本人了!
以綿密不太甜的紅豆餡泥,
包裹帶有黃米與地方產的糯米,
混和揉製而成的麻糬。
品嘗起來會稍微比花生糖麻糬甜一些,
但滋味依然是溫潤順口,絕對值得造訪!
在食べログ網上評價雖只有3.6顆星,
可是我願意給他5顆星!
(基本上超過3.5顆星就值得一訪,
要赴日大啖美食建議先上食べログ網站做功課)